吴伟雄和他的“龙鸭”传奇
信息来源:龙感湖管理区档案局彭联华 严春霖 发布时间:2016-01-12作者:
那是1980年10月,吴伟雄带着九个和他一样喜欢“闯世界”的伙伴,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在清水河畔支起鸭棚,创办起龙感湖填鸭转运站。
吴伟雄,男,汉族,1956年12月出生于湖北黄梅,1977年10月毕业于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历任龙感湖牧蜂场副场长、场长,龙感湖农场科长,湖北省龙感湖农场禽蛋公司经理,湖北省龙感湖农场副场长、高级畜牧师。
要知道,在深圳这块弹丸之地,北京鸭、狄高鸭、绍兴鸭、昆山鸭、樱桃鸭等纷至沓来,真可谓是群雄聚居、名鸭荟萃。吴伟雄经过一番考察意识到,要立足深圳,继而挤身深港市场,必须要有自己的优良鸭种。吴伟雄先试验培育出“龙白一号”鸭,然后又将樱桃鸭与北京双桥白鸭一系、二系进行杂交,相继培育出“龙白二号”“龙白三号”,这几种鸭的脱壳而出,特别是“龙白三号”肉鸭,可与驰誉海内外的北京白鸭相媲美,赢得了市场的声誉,生意也慢慢火了起来。
市场说变就变。1983年夏,香港鸭市行情跌落,外贸部门一下取消了湖北的白鸭出口配额。一纸令下,蜂涌到深圳的湖北六家填鸭场竟有五家打道回府,卷席回家。没有撤走龙感湖填鸭场,此时也面临着倒闭。是撤是留?吴伟雄举棋不定。
港商求购麻鸭的信息,一下子兴奋了他绷紧的神经。市场的需求,就是无声的命令!要立足深港市场,必须马上试验出自己的优质麻鸭品种。
吴伟雄回到龙感湖,寻求做试验的人,他连夜召集养鸭专业户开会。吴伟雄问:“有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试验培育新的优质麻鸭品种?”会场上鸦雀无声。吴伟雄有点沉不住气,他开始点名点将:“严金星,你愿意不愿意干?想干,咱们就搞,不想干我就另外找人,怎么样?”严金星心里虽然还不踏实,但看到吴伟雄信任的目光,他站了起来,当着众人的面,把胸口一拍:“搞,就是倾家荡产我也搞!”
一拍即合。吴伟雄背着行李,走进了严金星的鸭棚,开始了他的试验。吴伟雄住在鸭棚、吃在鸭棚,经常十天半月也不回家。然而,各种麻鸭间的父母本交叉杂交试验失败了,各种麻鸭间的杂交一代、二代、三代再杂交也失败了,他又将麻鸭品种与白鸭品种杂交试验交叉进行。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再试验--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一种既有北京鸭体型又有中国麻鸭羽色美、肉质嫩、瘦肉率高且生长快的“龙杂四号”麻鸭在龙感湖诞生了。
“龙杂四号”试验成功,吴伟雄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精彩的一笔。更重要的是六万只“龙杂四号”麻鸭投放深圳、香港市场,被抢购一空,成了香港唯一挂牌销售的优质鸭,压倒了其它麻鸭品种,被冠为“金牌”麻鸭。一时间,在港销售量猛增到十八万只,香港永利来食品公司、香港建丰鸡鸭栏、香港联丰鸡鸭栏等单位纷纷来电,还要求追加数量。外贸部门也急电,要求尽快增加生产,有多少要多少。
龙感湖的牧鸭人终于尝到了苦尽甘来的滋味,然而吴伟雄仍高兴不起来。解决了鸭子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大批量生产呢?
国内外有两种生产模式,即一种是我国传统的“人放天养”,一种是国外工厂化、集约化生产。吴伟雄按照自己的设想,在湖滨搭起简易的鸭棚,用篾簧扎个围子,实行圈放结合,让鸭子在水里觅食,上岸喂饲料,这种圈放结合既不同于国内传统的人放天养,又异于国外高投资舍养。
吴伟雄的示范鸭场,起到了示范作用,大批养鸭户依葫芦画瓣,依湖傍水建起家庭养鸭场,实行小规模生产,大批量经营。龙感湖的养鸭模式,立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985年秋,国家科委下达“星火计划”,扶持乡镇养殖业。湖北省科委决定深度开发龙鸭系列,建立外向型、科技型、集团型的鸭业企业,形成龙系鸭生产出口配套体系,综合加工利用。一时间,龙感湖鸭棚星罗其布,沟渠湖畔,抬眼可见鸭群在水上悠闲自在地游弋,俯首可听“扁嘴”一声一声的清唱。
湖北省科委在龙感湖实施的国家“星火计划”,使龙鸭展开了矫健的翅膀,开始腾飞起来。仅1986年,龙鸭出口创汇120万美元,实现产值1312万元,占农场总产值38%,获利近百万。
龙鸭展开矫健的翅膀腾飞,这使吴伟雄的思绪也腾飞起来。在先后解决了饲料配方的反季节生产等难题后,他决意要改造那种从种蛋到成鸭、从饲料到防疫、从生产到销售等一系列复杂的生产环节全部由养鸭专业户单打一而首尾难以相顾的局面。在他的建议下,新组建的以鸭业为主的禽畜产业集团,先后建立起良种繁育、龙系鸭生产、再加工生产、研究服务与防护、饲料生产等六个配套体系,各体系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环环相扣,做到优质生产,批量上市,均衡供应。种鸭四季产蛋,鸭苗四季孵化,嘌蛋四季押运,幼鸭四季育肥,活鸭四季上市。
1987年,“湖区填鸭生产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第一完成者),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7年,“龙杂―IV肉用商品麻鸭配套技术”项目(第一完成者),荣获对外经济贸易部科技一等奖;1988年,“龙感湖鸭鱼结合养殖新模式的应用与推广”项目(第一完成者),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989年,“工厂化养鸭及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第一完成者),获国家科技星火二等奖和湖北省星火科技一等奖。
由于在龙鸭育种及养殖方面的突出贡献,吴伟雄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8年在首届全国最佳畜禽养殖企业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畜禽养殖业最佳企业家”;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勇于开拓创新十佳青年”称号。